医疗器械集采风向转变,行业生态迎新变

近期,医疗器械行业的集采政策呈现出新的风向,从 “价低者得” 逐步向 “综合考量” 转变,对行业格局和企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​

云南牵头的第三批医用耗材省级联盟带量采购,将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、部分止血类医用耗材、一次性活检针等纳入全国低价联动范围。此次集采实行带量价格联动,直接锚定全国各省级或省际联盟中选价,避免企业牺牲质量换低价,保障临床使用灵活性。这一举措延续了全国止血材料价格治理趋势,随着集采深入,“反内卷” 成为新导向。此前政策端指出集采需遵循 “稳临床、保质量、防围标、反内卷” 原则,强调降价不能以牺牲质量和供应稳定为代价。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中,国家医保局提示企业 “做好成本核算、理性报价”,避免盲目低价导致后续断供。​

这种导向已在地方实践中落地。过去超声刀、骨科耗材 “越采越便宜” 的现象逐渐消失,较晚开展集采的地区不再以 “突破历史低价” 为目标,而是通过价格联动扩大低价产品覆盖范围。贵州云胶片集采首次引入 “综合打分制”,综合评估企业的技术能力、综合实力及报价情况,中选企业报价是三组候选人中最高的,成为集采不再唯低价论的重要例证。​

此外,集采的覆盖边界也在突破传统实体耗材的局限,向数字化耗材和医疗服务领域延伸。贵州云胶片集采便是全国首个省级数字化医用耗材带量采购项目,涵盖数据采集治理、云存储、云安全等配套服务。​

在回款方面,改革也在加速推进。江西等多个省份积极推行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,成功将传统 180 天的耗材回款周期压缩至 30 天,其中江西单省累计结算资金已接近 300 亿元。按照国家医保局规划,2025 年全国将基本实现集采药品耗材、国谈药直接结算,2026 年全面实现,30 天回款或将成为行业常态。​

医疗器械集采风向的转变,正推动行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向技术、质量、服务等综合实力竞争转变,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,以适应新的市场规则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同心雁S-ERP官网 » 医疗器械集采风向转变,行业生态迎新变
分享到
0
上一篇
下一篇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
北京海淀区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C2座19-20层

申请试用
微信客服
-
微信客服
contact-img
咨询热线
400-079-0088
咨询热线
在线咨询